深夜聊天室:为什么《星露谷》的新汉化会骂声一片?

常年好评率98%的《星露谷物语》,最近被狠狠地刷了一波差评。

就在前几天,《星露谷物语》更新了1.6.4版本。这次更新除了添加部分新内容、修复bug之外,还对中文的汉化进行了一波优化。

而让玩家们暴走的,正是这些“优化”过的汉化内容。

新版汉化能有多离谱呢?一句话就能形容——它能让贴吧的8u们骂汉化是“xxn风格”,能让小红书和微博的女玩家们骂汉化“爹味太重”,还能让其余的人一起骂“瞎J8改”。可以说凭借一己之力,在互联网越来越割裂的当下,完成了统一所有人枪口的创举。

玩家对新版汉化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玩家已经习惯,甚至已经成为游戏特征的翻译给改了,例如每个玩家进到游戏中种下的第一株作物防风草,在新版翻译中变成了“欧防风”。绿宝石则变成了“祖母绿”。虽然某种程度上很多改动确实更符合英文的原意,但对这款已经七八年的老游戏来说,这样的改动的确挑战了玩家的习惯。

另一方面,新版汉化对于人物对话等内容的修改也让很多玩家感到不适。汉化组一方面修改了许多角色对玩家的称谓,例如把“亲爱的”改成“小王子”、“小公主”,“甜心”改成“小甜甜”这种看起来有些油腻的称谓。还有把教父改成义父的重量级操作。

除此之外,汉化组也在对话中加入了许多当下的网络流行语,例如“不想去大厂内卷”,把谜之盒变成盲盒等等。对话的改变甚至让很多NPC的人设和观感都产生了变化。

如果说仅仅如此,这场风波也只不过是一次游戏汉化的反面教材。但汉化组成员在面对玩家意见时傲慢的态度,成了让事件进一步发酵的导火索。

在玩家表达了对新版翻译的不满后,汉化组找到了许多星露谷的博主和Up主,通过他们对翻译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解释。然而,在玩家通过这些up主向汉化组表达了意见之后,汉化组却仿佛隐身了一般,对玩家的修改意见熟视无睹。甚至还在明里暗里透露出“不习惯是你们的问题”这样的意思。这也让这些夹在中间的up主受到了一波星露谷玩家的齐射。

不仅如此,汉化组也没有提供任何供玩家直接与其交流的渠道。玩家想要反馈意见,只能前往wiki等外国论坛上,用英文向汉化组反馈——是的,并没有向汉化组反应中文翻译问题的中文渠道。而某位小红书上疑似汉化组的成员,甚至直接在评论区发出了“请问那时你在?”和直接打问号的逆天言论。

这位已经删号跑路了

这种我让你反馈≠我听你反馈的傲慢态度,最终引发了这场《星露谷物语》的差评潮。在事件进一步发酵之后,《星露谷物语》的作者特意用中文发了个推,宣布游戏的汉化将退回1.6.3版本,之后的汉化工作也会移交给其他汉化组。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这场风波。

诚然,星露谷原版的翻译也有着不少的问题。错译、机翻等问题也比比皆是。对于原版汉化的优化本来无可厚非。但作为某民间汉化组的前成员,这次《星露谷》新汉化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伦不类”,每一处改动几乎都能踩在玩家的雷点上。

游戏汉化相比文学、影视等其他体裁,有着许多不同的翻译逻辑。因为很多翻译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因此某些玩家已经约定俗成的内容如果没有必要,那就尽量不要变动。尤其是像土豆变成马铃薯这样的改动,更是没有丝毫必要。这样最直接的麻烦除了挑战玩家的习惯外,还会对游戏社区造成很多不良影响。例如如果一个新玩家照着新版汉化搜索祖母绿的获取攻略,那他大概就会一无所获,因为老版的攻略全都是以绿宝石作为关键词。

而如果汉化组坚持将名词改得学术,还能算作是汉化风格的不同。但奇怪的是,汉化组在名词上如此掉书袋的同时,又在游戏的对话上显得过于接地气了。

对于需要通过对话和描述来凸显人物和世界观的游戏,尤其是文化背景不同的游戏来说,使用流行语一定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一方面是流行语很快就会过时,另一方面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基于现实语境的流行语不管出现在任何地方都只会让人觉得尴尬。因为游戏本身还是一种基于虚拟的文艺体裁,对于优秀的汉化来说,最好的做法是“融梗”而不是粗暴地塞流行语。前者是文化融合,后者只是简单地玩弄文字游戏。例如《炉石传说》中“过度生长”这张卡牌的描述“菌生我未生,我生菌已老”就是一个相当出色的“融梗”例子。

炉石中译团队我认为是国内玩梗的天花板

除此之外,《巫师3》《赛博朋克2077》《极乐迪斯科》等游戏,在这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而能将“融梗”做好,比单纯的翻译还要难上许多。《异度之刃3》中译因为网络用语太多翻车的前车之鉴,仍然历历在目。

而作为一个服务于玩家的汉化组,最重要的就是要经常和玩家交流,并吸取玩家的意见。因为优秀的汉化不仅需要翻译文本的能力,还要对于各个国家的文化、甚至某些高深的学术内容都有着一定的理解。而见多识广的玩家,往往就是汉化组最好的老师。

不然就会像这样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大概能从正面说明这个观点,那就是《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我曾经看过一篇介绍这款游戏英文翻译的文章,里面描述了翻译组许多有趣的心路历程。

例如仙侠题材中“突破”的概念。在欧美的仙侠爱好者群体中一直直译为“Break Through”。但这个词组并没有太多升级和进化的意思,可能会让新入坑的玩家理解困难。于是翻译组曾经在初版中将突破翻译成limit break(界限突破)。

但玩家的反馈表示,他们已经广泛接受了Break Through的说法,改动之后反而会造成理解障碍,于是开发组又在后续的版本中改了回来。而仙侠中另一些比较重要且中式的概念,例如神识和根骨,就被翻译成了更符合欧美人认知的“感知”和“体质”。

再比如游戏中有一个叫“阳神夺舍”的神通,英文翻译是Yang God Possession。而同样有阳字的功法“三阳三昧丙丁炼火诀”,阳在英文版中就被翻译成了Sun。

翻译组成员对此的解释是,第一个阳对应的是阴阳中的阴,所以直接使用了拼音,这样更能方便玩家理解。而“三阳三昧丙丁炼火决”是一种偏向火系的功法,用Sun翻译能更快地让国外玩家认识到其是一个与热量有关的修炼方式。

从这几个例子中,大概也能看出,汉化并非是直接英译中或中译英那么简单,而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活。翻译的成员既要有创作者的努力,但又不能有创作者自我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出好的翻译。这些都与翻译水平无关,也希望这个翻车的汉化组能明白这一点。

毕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各位老哥是如何看待这次事件的呢?又有哪款游戏的翻译让你印象深刻呢?来评论区聊聊吧!#深夜聊天室#

修改于 2024-04-30 10:39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

游戏大杂烩

玩完了,聊会儿?

前往圈子

游民星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