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突苏 盘点《原子之心》中那些让精苏落泪的建筑设计

【文】774

【协助】豆乱

*感谢日本大成建设株式会社一级建筑士Sonicpsv的大力协助

经历了多次的延期,原子朋克风格射击游戏《原子之心》终于与玩家们顺利见面了。凭借风格独特的苏式美学,本作从初一公布就饱受众多玩家的期待。而游戏开头环游空中之城的序章,更是让无数人感到惊艳与震撼。不少玩家表示,行走在切洛梅城的感觉陌生又亲切,每当望向那些雄伟的建筑时,自己甚至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感动的热泪。那么游戏中充满苏式风格的建筑到底有何魅力,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唤起我们共鸣的呢?

起源:告别过去,歌颂劳动的未来主义艺术

1909年,来自意大利的诗人、作家马里内蒂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在这篇宣言中,他用极具侵略性与攻击性的语言,向一切研究过去的艺术与学说宣战:

“博物馆就是坟墓!博物馆是屠杀画家和雕刻家荒谬绝伦的屠宰场,让他们沿着竞争的墙壁,用色彩和线条互相残杀!

这样漫无边际地欣赏过去的东西毫无益处,而且使人感到疲劳、沮丧和消沉,难道你们愿意这样浪费自己宝贵的精力吗?

我们要切除这个国家肌体上生长着的由教授、考古学家、导游者和古董商们组成的臭气熏天的痈疽!歌颂声势浩大的劳动人群、娱乐的人群以及革命的人群!”

马里内蒂认为,人类应该摆脱博物馆、图书馆与学术机构的束缚,积极拥抱未来与科技,并赞颂因此而积极向前的劳动群众。他的理念在意大利艺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1910年,意大利画家波乔尼制作了他的首部未来主义作品:《城市的兴起》。在画作中,他用大胆的色调与笔触,描绘并歌颂了劳动人民在建设米兰发电厂时,通过辛勤劳动与革命,将象征困难与自然残酷的红马拘束起来的形象。

《城市的兴起》

从艺术家,到生产主义者

就这样,未来主义在欧洲文艺界、建筑界、戏剧界掀起了惊涛骇浪,并在刚刚推翻沙皇统治、百废待兴的苏联得到了大批艺术家的认可——马里内蒂“摒弃旧时代产物,着重赞扬劳动人民”的精神内核与布尔什维克的无产阶级精神不谋而合。剧作家马雅科夫斯基就高呼:“将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等人都扔下现代主义的大船!”

除了摒弃过去,与旧时代的艺术决裂,俄罗斯的艺术家们还认为,不应该仅将自己的灵感限制在现实存在的对象中,而是应该选择将非客观存在的、抽象的元素组合并重构,比如说,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原型进行组合与变化。这便形成了对苏联建筑美学影响极大的“构成主义”:将结构作为建筑设计的起点,摒弃多余的装饰,而更注重工业材料的材质与运用。

除了美学意义以外,另一个让构成主义美学在苏联受到欢迎的是其不可多得的实用性——对于刚刚起步、资源不足的苏联来说,与其将宝贵的成本用来建造多余的装饰,不如用来解放生产力,用最低廉的材料与构造方式,为人民建造更多建筑。这种精神明显更受到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的无产阶级劳动者们的青睐。

这种实用主义到极致的精神由来自布尔什维克艺术文化学院(INKHUK)的艺术家代表人物罗德钦科推到了巅峰——他认为,艺术家更应该成为工程师一样的角色,也就是“生产主义者”。用简洁、易懂且表现力强的艺术形式,响应列宁“新艺术”的号召,旗帜鲜明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他们用简单的几何构图,强烈的色调,传达着最简单且最有力的口号:共产主义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

罗德钦科设计的海报。

《原子之心》中的海报设计也充分体现了构成主义的核心设计思路。

构成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是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作为共产国际的总部建筑,这座塔将使用玻璃与钢铁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底层用作代表大会的玻璃立方体每年旋转一周,中层用作执行委员会的立体三角结构每月旋转一周,顶层的圆柱用作宣传机构,每天旋转一周。塔特林试图用这座没有塑像的丰碑,向全世界传播共产主义运动的远大抱负和先进思想。然而陷于能源、技术以及选址等复杂原因,第三国际纪念塔最终没有得到兴建的机会。

第三国际纪念塔模型。

这种极简与实用主义的风格并没有完整地贯穿苏联的建筑美学。30年代,正值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因大萧条而节衣缩食、风声鹤唳之时,苏联却奇迹般的提前完成了五年计划,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苏联人迫切需要宏伟、强悍的标志性建筑,去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与强大,证明自己有资格超越西方,成为世界的领导者。而缔造这一强悍帝国的工程师斯大林本人则毕业于东正教中学,为这一时代的宏伟建筑埋下了古典主义的基因,这一时代的建筑堆叠了大量源于古罗马、希腊及哥特的基本元素,以及对古典形式的套用,还融合了华丽的巴洛克风格。用西方熟悉的语言,向全世界展示苏维埃政权正确的权威性、辉煌的历史感与不可侵犯的庄严感,以及社会主义永垂不朽的信念感。

位处莫斯科的乌克兰饭店。

《原子之心》中的3826号设施。

最终未能建成的苏维埃宫。

《原子之心》中未被启用的设计。

这种将东正教的美学精神与社会主义威权感并存的表现主义建筑大多出现在斯大林时代的政府建筑上;而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新中国彼时也受到了此类风格的影响,新中国的设计师们将民族特色与中式风格融入其中,打造了北京火车站等极具时代特色的宏伟建筑。

始建于1959年的北京火车站。

“混凝土也可以美丽吗?”

到了赫鲁晓夫时代,扎实的实用主义风格重新占据了苏联建筑风格的主旋律。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被称为“赫鲁晓夫楼”的居民楼样式:采用成本低廉、安装简单的水泥预制板结构,宛如火柴盒般统一的设计,功能齐全的公共设施……尽管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隐患,但是“赫鲁晓夫楼”响应了当时苏联快速城市化的脚步,迅速解决了当时苏联人民迫切的住房问题,让“居者有其屋”这一社会主义理想真正落到了实处。

赫鲁晓夫式的住宅几乎是玩家进入《原子之心》后第一个看到的建筑。

而在新中国,“赫鲁晓夫楼”则根据我国人民的实际需要做出了改进:采用砖混结构,更大的公共空间,统一的长走廊将每一间单元楼都连接起来。这一条长走廊让这类房屋被大家称作“筒子楼”。而在楼道里奔跑、嬉戏、抓迷藏也成为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儿时回忆。而统一需要在楼道内做饭,特色的烟火气与邻里间亲密无间的交流也是那个时代难忘的美好。

“筒子楼”的生活风貌。

尽管由于薄弱的工业基础,让中式的统一住宅不得不使用传统的浇灌技术,建造起来不如苏联的高效,但也避免了“赫鲁晓夫楼”使用寿命不长、漏风漏水的问题。在赫鲁晓夫楼在俄罗斯已经接近全面退出使用的21世纪,在中国仍有不少人住在至今坚固、扎实、牢靠的筒子楼中。

而在同一时期,粗野主义与在全球刮起的社会主义风潮一同,在欧洲、日本大规模地流行了起来。与构成主义一样,粗野主义强调材料本身,尤其是混凝土的美感。混凝土被视为一种代表正直、平等、朴实无华的建筑材料,而其冷酷的色调还能给人一种冷酷、肃穆的观感,与象征精英主义、特权的玻璃幕墙大厦所对立。这与建筑设计师们渴望进步,抛弃华而不实的理想与愿景不谋而合。粗野主义建筑大师杰哈德·科尔曼称:“我们要反对抽象与无关的建筑,我们要创作具体且脚踏实地的建筑,将其与社会、地缘因素相结合,而不是建造一个随处可以建造的抽象结构。”

科尔曼的粗野主义建筑代表作:波士顿市政厅

在欧洲,粗野主义往往强调对原材料以及结构的表现,功能性与设计师强烈的表达欲相结合,宛如雕塑般高大、宏伟、造型独特的粗野主义建筑在50年后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球矗立。

而在苏联,粗野主义与在苏联发展了数十年的构成主义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建筑师的个人意志被构成主义中非客观、抽象的简单几何图形所替代。在《原子之心》的开场,我们就能看到几款构成主义风格明显的建筑:在河面上以倒三角为主体支架结构的大桥,以及以三个巨型圆柱为主体设计的科学研究所,除了使用简单几何原型进行组合以外,建筑也完全没有增加太多无用的装饰,让混凝土与玻璃结构在最外层裸露。

放眼寰宇,心向未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对苏联建筑风格影响极深的时代背景因素:那就是1955年开始的美苏太空竞赛。首个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以及尤里·加加林激起了苏联人民对无垠太空的探索欲,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美好畅想。而这种集体的美好愿景,让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回到了构成主义的起源——也就是马里内蒂那自由张扬的未来主义风格。在抽象的图形之上,建筑师们还将许多关于太空的元素融入到了设计之中,比如火箭、太空站,甚至是飞碟。1975年建成的格鲁吉亚银行总部,形状便酷似向上堆叠的一个个太空舱;而在1984年建成的友谊疗养院,形状则酷似一个圆盘形的太空舱。

格鲁吉亚银行总部

友谊疗养院

苏联人民对太空与未来的狂热畅想,不仅在建筑设计上有所体现,也在文学作品上开花结果,构建了黄金科幻时代在东方的一条独特风景线:在苏联作家的畅想中,人类在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下,每个人都崇尚劳动、牺牲与创造,在积极改造社会,构建幸福地球的同时,勇敢的对宇宙进行探索。而在冷战思潮的影响下,外星文明的威胁与核战争的幽灵漂浮在科幻之上,成为苏联黄金时代科幻小说的主要敌人。最能代表这一切的作品,就是斯特鲁伽茨基在1972年的科幻小说作品:《路边野餐》,以及由其开启的苏维埃特色科幻:原子朋克风格。而这也正是《原子之心》世界观设定最大的灵感来源。

《路边野餐》

迭起与兴衰

粗野主义、构成主义、新未来主义的彼此融合构成了苏联独特的建筑设计美学,也一直用特别的方式影响着全球的设计哲思。比如日本兴盛一时的新陈代谢派,就深受苏联设计思路的影响。

新陈代谢派的代表建筑:中银胶囊塔

但随着80年代能源危机的到来,粗野主义建筑在西方逐渐衰落,并被打上了与粗野主义诞生的初衷相反的“铺张浪费”标签。混凝土冰冷的质感也遭到了“非人性化”“苍凉”“冰冷”的批评,最终伴随着苏联的衰落与解体,一同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注脚与回忆。

位于英国的粗野主义建筑代表作,罗宾胡德花园已在2018年正式被拆毁。

可是,为什么这些被西方主流审美摒弃,批评,甚至被认为是丑陋的建筑,却让我们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呢?

建筑的设计哲学并非会因为衰落而为人遗忘,只要建筑本身还矗立在城市中,当中所蕴含的内核就不会被人们轻易遗忘。苏联的建筑哲学一直以一种若即若离的方式影响着新中国的建筑师们,也在国人的集体回忆中留下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模糊形象。

通过生产和进步,共同走向富裕,是共产主义先驱们“大道之行也”的伟大愿景,而这也正是问题的答案:在《原子之心》让你感到亲切而感动的,并非是建筑本身,而是构成主义那勇于撕碎旧理念,歌颂劳动的革命理念;粗野主义那心怀天下,追求平等,脚踏实地且朴实无华的工作精神;还有新未来主义那展望星空,对未来永远抱有美好畅想的浪漫。这些,正是共产者们最崇高的精神内核。而一幢幢的建筑,就是伟大无产阶级劳动者们的丰碑。

修改于 2023-03-20 13:24

百家争鸣

深度好文,独到观点,全都在这里~

前往圈子

游民星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