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可以射死教皇的游戏,差点毁掉了整个意大利游戏行业

#星空计划—创作者激励计划#

做游戏,还是搞政治?

意大利可以说从来不是以游戏闻名的国家,游戏行业的发展一直非常惨淡。

作为法拉利等名牌汽车的发源地,意大利为数不多的游戏厂商都专注于做赛车游戏去了,但做出的赛车游戏比如《世界摩托大奖赛》(MotoGP)、《极速骑行》(Ride)等游戏也没有多少名气。

世界摩托大奖赛

奇怪的是,意大利厂商开发的恐怖游戏倒是成了一些气候,近年来开发出一些还算不错的恐怖游戏,比如《玛莎已死》、《农神节》。除此之外,育碧米兰的《马力欧与疯兔》估计是名声传播最广的了。

玛莎已死

整个游戏行业大概也就这么寥寥几款值得一提,未免太过凄惨。

但意大利游戏行业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是没有原因的,有一件事就颇具代表性,对意大利游戏行业的衰败景象有不小的说明意义。

1

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意大利在全球经济衰退中苦苦挣扎,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游戏工作室在2010年代初期幸存下来。

由于资金有限,以及开发人员大量外流,意大利游戏行业实在没有什么起色。

现任的意大利总理乔吉亚·梅洛尼,在那时还是青年政策部的部长。那个时候,梅洛尼认为,游戏业是意大利的重要产业之一,希望能够重视游戏产业的发展。

乔吉亚·梅洛尼

虽然有她的大声疾呼,但政府也并没有为扶植游戏行业出台什么实质性政策。

直到一款稍显怪异的游戏出现,这款游戏名为《叛逆青年》(Gioventù Ribelle)。

时任总理乔治·纳波利塔诺在2010年11月庆祝意大利统一与建国140周年的庆典上首次公开了这款游戏。他说,《叛逆青年》这款游戏是为了向建立国家的人的奋斗致敬而制作的。

2020年150周年庆典现场

梅洛尼透露,这款游戏是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主要内容围绕19世纪意大利统一运动战争展开。

梅洛尼将《叛逆青年》称为给年轻人的一堂历史课,她说:“了解我们的过去和现在给予了我们对未来和子孙后代的希望,这就是《叛逆青年》背后的意义。”

到了2011年3月,在首次亮相几个月之后,《叛逆青年》由其主管,时任罗马欧洲设计学院教授的拉乌尔·卡本(Raoul Carbone)在罗马Maxxi博物馆给几位意大利多媒体作品协会的游戏制作人做了展示。

在演示中,拉乌尔称赞它是一款可以与国际市场上最先进的FPS游戏竞争的游戏。

小老弟,你是在说我吗?

这款游戏在这场演示不久之后就出人意料地推出了,奇怪的是,在发售前后,拉乌尔都没有透露任何关于游戏开发者的信息。

随后发生的事情,成了意大利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引发的连锁效应几乎彻底摧毁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叛逆青年》的游戏表现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这是一款充满了历史错误,并且在开发的各个层面都半生不熟的游戏。

游戏发布者在发布几天后就把它从网上下架了,这种情况令人惊诧。这其中的隐情多年来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拉乌尔和其他一些人一直试图遮掩其中具体发生的情况。

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外界所能知道的情况吧。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位无名英雄,承担了在1870年攻破庇亚门城墙的战斗中向教皇传递信件的任务。

在大概五分钟就能通关的唯一可玩关卡中,玩家会穿过罗马乡村,潜入一条不起眼的隧道,最终在打赢一场战斗之后将一封信交给教皇。

这款游戏并没有在steam或其他游戏平台上发布,搞笑的是,它连一个传统的安装包都没有。在它的官方网站上,详细教导了你怎么通过虚幻引擎的开发工具包(UDK)运行游戏。

《叛逆青年》游戏加载画面是虚幻引擎的广告

在《叛逆青年》推出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在线论坛上就充满了对这款游戏的疑问和抱怨,诸如“这游戏一直崩溃根本没法玩!”、“这是我这辈子玩过最烂的游戏”、“啥,你能射死教皇的吗?”的评论让人实在是有些绷不住。

玩过《叛逆青年》的玩家描述了这款作品的游玩体验,繁琐的安装过程、糊成一团的画面、数不胜数的BUG这些问题令人沮丧。

一个典型的情景是,敌人的AI大部分时间都诡异地冻结在原地不动,而偶尔有一个敌人摆脱这种无形的束缚时,又化身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游戏中武器的音效也不搭调,更像是现代枪械的音效。这款游戏甚至还在击杀敌人时添加了类似《虚幻竞技场》以及MOBA游戏播报的“First Blood”等击杀音效。

还有玩家提到的“射击教皇”的片段,则是由于这款游戏设定了玩家可以自由射击任何NPC所导致的。

这种种游玩体验简直是一团糟,让人颇为无语。

2

意大利的各大媒体开始纷纷质疑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它甚至引起了美国游戏媒体Destructoid的关注,Destructoid问:“这款游戏难道比Big Rigs还糟糕吗?”

Destructoid提到的《Big Rigs》中文名为《大货车极限竞赛》,同样也是一款恶名昭彰的游戏,Gamespot只给了这款游戏1分,是它给过的最低分。

意大利游戏评论家西蒙·塔利亚费里(Simone Tagliaferri)也评论说:“听说《叛逆青年》得到了意大利复兴运动博物馆的支持,这让我有点疑惑,因为我没从里面看出太多和实际历史沾边的地方。”

意大利复兴运动博物馆

正如西蒙所暗示的那样,开发团队似乎并没有历史学家的参与,人们也不清楚到底是谁开发的这款游戏。除了拉乌尔和其他几位主管人员的名字之外,制作人员表里并没有其他人的名字。

《叛逆青年》在官网上对自己的介绍是:“一群年轻人在意大利复兴运动期间帮助统一了意大利;同样,现在也有一群‘年轻的反叛者’在发出强烈的信号,他们有激动人心的故事要讲。”

但《叛逆青年》并没有讲述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游戏里游戏外都没有。《叛逆青年》没有像它所期望的一样重振当地游戏工业,恰恰相反,这款游戏几乎摧毁了人们对这个行业所剩无几的信心。

意大利游戏开发者费德里科·法斯也很关注这款游戏的动态,他在Facebook上回忆起那个时期的游戏行业,感概万分:“那个时候我在一个叫Playfields的游戏论坛上闲逛,意大利的游戏开发者都在讨论怎么在这个苦苦挣扎的行业中生存下来。”

法斯说:“《叛逆青年》一开始被描述成‘能够和国际上的一些游戏竞争’,我们都很兴奋,我们没想到最后会是这么一个结果。《叛逆青年》背后的人还一直回避问题,试图掩盖其中发生的事情的真相,我们感到非常难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款游戏,一个接近真相的图景渐渐浮出水面。

游戏论坛Multiplayer的用户Schaty在2011年3月18日发帖声称,《叛逆青年》是由他和其他七名学生开发的,以作为他们的期末论文项目,拉乌尔就是他们大学的教授。

Schaty说:“关于这个游戏的一切都是几个月前匆匆决定的,而且他们直到二月份才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几周时间来完成这个项目。在开发的同时,我们仍然要上课和准备考试,每天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多少。”

Schaty在发帖不久之后,论坛账号资料就显示被注销了,线索断在了这里。

但拉乌尔不久之后在一封公开信中做出了一些说明:“这个项目确实是学生免费完成的,没有其他公司的技术或经济支持。但将它描述为乏善可陈是不公平的,因为它不应该被拿来与拥有更多资源的商业产品比较。”

信中的内容有几点让人疑惑,拉乌尔声称《叛逆青年》是免费完成的,但最初展示《叛逆青年》的网站却列出了一些赞助商,包括意大利国家铁路公司Trenitalia和电视服务公司Rai。

法斯就表达了质疑:“《叛逆青年》一开始说的开发资金是50万欧元,如果拉乌尔是这么说的,那钱去哪里了?”

拉乌尔还在信的结尾厚颜无耻地声称:“这个项目成功地达到了它的目标,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对它很感兴趣,有些大公司已经开始评估进入意大利游戏产业的可能性了。”

和信里的描述恰恰相反,在《叛逆青年》推出之后,整个产业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之后的几个月游戏行业如同死水一般,没有任何微澜。

但法斯说,《叛逆青年》的发布至少可能有一个好处,就是成为了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的意大利分会(IGDA)建立的火花。

法斯表示《叛逆青年》的失败帮助分会成员团结在了一起:“我们都觉得这游戏严重损害了我们游戏行业的国际声誉,我们之后的项目都应该引以为戒。”

3

法斯作为IGDA的主席,在拉乌尔发表公开信之后也发表了一封IGDA所有成员签名的公开信,里面提到:“虽然我们同意你让学生参与项目开发是值得称道的,但我们觉得你有必要澄清一下,为什么这个项目在之前会做这么夸张的宣传?”

但这封信为法斯引来了很多麻烦,他开始接到拉乌尔和其他一些人打来的电话。

起初,这些电话还算客气,要求法斯修改一下IGDA的信件,但很快这些人就开始放出一些带有威胁性的话。迫于压力,法斯决定辞去IGDA的主席一职。

多年后,法斯回忆说:“有些人说我是个胆小鬼,因为我放弃了战斗。但我觉得有些讽刺的是,那些说我是胆小鬼的声量最大的人反而是最快向拉乌尔他们妥协的人。”

现在法斯在英国工作,几乎没怎么关注意大利的行业动态。

法斯感概道:“在我看来,如果说《叛逆青年》确实伤害了一些人,那它伤害得最深的就是参与其中的学生。但那些项目管理者的职业生涯却丝毫没受阻碍,在12年后看来,情况甚至几乎完全相反。”

谁说不是呢,如今,拉乌尔成了罗马电子游戏博物馆的馆长,而梅洛尼则当上了意大利总理,法斯则离开了意大利,在伦敦从事游戏行业的工作。

这些人物的功过不必多提,留待后人评说,但《叛逆青年》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在《叛逆青年》被下架几周后,官方网站承诺会进行改进并重新上架。令人惊讶的是,它还真的复活了,不过是借另一款游戏的躯体。

为了挽回局面,Playfields论坛的一名开发者丹尼尔·阿扎拉(Daniele Azara)带领团队开发了一款叫《突破口》(XX - La Breccia)的游戏。

丹尼尔说:“在《叛逆青年》惨败后,我担心意大利游戏工业的声誉受损,决定开发《突破口》这款游戏来挽救它。”

《突破口》显然成了非官方的第二版《叛逆青年》,它在历史景观上的描述很准确,画面材质上也进步了很多。

丹尼尔表示:“我们对该项目的目标是希望向行业展示,我们是开发商,而不是政客。”

他带领的五人团队辛苦开发了六个月,进行了很多细致的工作。为了了解那个时代的枪械的工作原理,他们甚至请求意大利军队为他们提供了18世纪步枪的使用权。因为这个申请,开发成员甚至受到了特勤局的监视。

《叛逆青年》的管理人员立刻注意到了这个新的项目,他们向丹尼尔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能把《突破口》并入《叛逆青年》中。

丹尼尔考虑之后,答应了这个提议,因为他认为“这种合作有与部长和政府建立直接关系的可能性,这样的话,团队可能得到一些资金支持。”

《突破口》得到了历史爱好者和玩家的好评,但依然存在很多争议,人们认为《突破口》掩盖了附属于政府的游戏的失败。

实际上,当意大利政府明确表示不会给丹尼尔的团队提供任何资金时,丹尼尔还是将他们的游戏与《叛逆青年》这个品牌分了出去。

随着《突破口》项目的独立,《叛逆青年》这个游戏也就永远消失在了互联网上。

结语

十多年后,如今意大利的游戏行业稍有起色,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其中没有《叛逆青年》的功劳。

意大利的政治家和许多游戏开发者都想要根除《叛逆青年》的所有痕迹,以遮掩这场尴尬的丑闻。《叛逆青年》的相关内容几乎全部消失了,被困在互联网的黑暗角落,只有真正有决心的人才能找到它的残余。

法斯也说:“我不愿意再深究这个话题了,跟这个项目有关的人还在这个行业,我再提这个话题的话情况就很尴尬了。”

虽然这款游戏是为了宣扬“勇敢的年轻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但恐怕它起到的只有反效果。

一个很明显的讽刺是,梅洛尼在当上总理之后,开始指责年轻人“整天玩电子游戏什么都不做”。

奇异的是,我可能确实从这场事件中看到《叛逆青年》原先所想要宣扬的精神出现在了某些地方。

意大利统一运动中的青年和开发《叛逆青年》的学生都是没有经验的年轻人,被派往前线,奋力地前进,希望为他们的未来创造一些更好的东西。

我觉得他们都值得一个更好的未来,一个理想与现实能得到统一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未来,一起开创一个所冀望的理想国度,而不是被淹没在历史黯淡的尘烟中。

修改于 2023-03-17 13:29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

游民百相

游民优质的投稿与作者交汇于此

前往圈子

游民星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