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嘉土星在当年虽然被 PS 打压得不成气候,但它仍然是我少年时代的一个组成部分。
SS 最让人难忘的,当然是它上面的游戏。
最经典的,还是要数《KOF97》。当时一屋子人排着队打,输的人坐一边继续看,赢的继续占着手柄,这种感觉 PS 上不多见。到不是 PS 没有《KOF97》,而是 SS 一来有加速卡的加持,游戏读取速度更快。二来 SS 的手柄搓起招来更爽,体验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机房多是见 SS 打《KOF97》,PS 更多是在《实况》。
另外一个让我怀念的,就是 SS 版本的《月下夜想曲》。
虽然我在机厅看着别人玩 PS 版本流了一地口水,但当时两元一小时的费用我仍然觉得有压力。后来过了好久,我才借了朋友的 SS,在家里通了这款经典作品。
SS 版的不但增加了一部分地图,让探索的地方更多了一些。还能控制其他两位角色,特别是玛莉娅,四大圣兽满屏幕攻击别有乐趣。
另外,SS 版本的角色终于可以前冲了,要知道 PS 版本很多时候赶路大家都是用连续急退来代替(没有前冲)。这也让游戏的时候流畅感大大提升,是非常优秀的改进。
虽然在半透明特效方面 SS 全没了,但这并不影响游戏整体的体验,直到现在我都还觉得 SS 版的《月下夜想曲》是最好的 2D 版本恶魔城。
除去游戏的优秀,因为 SS 本来就能拿来当 CD 机听音乐,加上《月下夜想曲》优秀的音乐让人陶醉。因此我去朋友家的时候,也经常拿他百来块成本 DIY 的音箱来听原声,当年边听原音边看最新一期《电软》的感觉太美妙。
但因为机能的限制,加上各大厂商并没把重心放在 SS 上面,导致 SS 上 3D 的游戏并不多,效果也一般般。我们当时最常玩的还是《SEGA 拉力》,毕竟可以两个人,并且说实施 RAC 游戏对画面的要求也不高。虽然现在回头看着那个画面是满屏幕的马赛克,但在当时这是一种高级感,象征着 3D 游戏。
SS 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能接电影卡,在若干年电影卡便宜之后,我朋友又去搞了一张。这玩意插上 SS 之后就可以用 SS 解码,当成 VCD 看。但说实施,这个也就爱好者自娱自乐,效果跟真的 VCD 还是差很远。纠错能力等各方面均不如人意,我们当时也只是觉得这玩意高科技,实际用来看碟的次数有限。
说到玩 SS ,外接显示器是个问题。当年我朋友接的是一台非常垃圾的监视器,用的 AV 端子,但即使是这样效果也比接电视强。大概彩监的画面更小才 14 寸,画面的细腻程度比 20 来寸的电视更好。听说用 RGB 线的体验会更棒,远比现在液晶屏幕爽,这个有点遗憾,等我有时间有钱再搞一套回来试试。
SS 并没有因为商业上的失败,而影响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所带来的美好回忆也没有打折扣,它直到现在都仍然是一部无法取代的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