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盗“偷心”的“传统手艺”传承至今也就罢了,这次两队元老还计划来场联动。
说的就是预计2023年上线Amazon Prime Video的《鲁邦三世VS猫眼三姐妹》,该动画是《鲁邦三世》动画50周年和《猫眼三姐妹》漫画40周年的纪念企划。
目前官方已经放出首版PV,尽管不少网友在吐槽人物外形变化,有人好奇如何将两部不同作品放到同一个世界观下,但不会有人质疑“这些经典角色能否适应新的时代”。
观众们的信心源于鲁邦三世和猫眼三姐妹的角色吸引力,他们共有的“怪盗”属性,直到现在仍然是日本ACG作品中的“魅力担当”。
怪盗的诞生
说来有趣,怪盗的诞生,与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颇有渊源。
在福尔摩斯跃升英国侦探界“顶流”的19世纪末,作者柯南·道尔的妹夫E.W.赫尔南受到启发,于1898年着手创作《业余神偷拉菲兹》。系列小说的主人公,平日是绅士、夜晚则化身大盗,与搭档“兔宝”一同行动。虽然设定引发了柯南·道尔不满,后世更有许多读者质疑作品的“推理浓度”及角色偷窃动机,但拉菲兹对待友人的态度以及为国捐躯的最终结局,都足以看出这位不完美主角的多面性,“Gentleman thief(绅士小偷)”的雏形也为怪盗模板生成打下了基础。
时间快进到1905年,海峡对岸的法国,虚构世界迎来了一位塑造更丰满、知名度更高的怪盗——亚森·罗宾,虽然他心思缜密具备神探特质,但读者记住的还是他的怪盗属性,比如风流倜傥的个性、劫富济贫的经历、大胆离奇的手法、遇事游刃有余的态度……原本“精通易容、身份多变”的亚森·罗宾,其外貌特征在改编舞台剧演出后确定下来,或许是为了营造反差,主要突出优雅绅士的一面,单片眼镜、高礼帽、无尾礼服和手杖成为标配。
亦正亦邪的亚森·罗宾,吸引到全球读者钟情于他的人格魅力,更何况作者莫里斯·勒布朗还将亚森·罗宾打造成福尔摩斯的对手(后已改名,与柯南·道尔笔下的侦探存在区别)。不得不承认,怪盗设定为侦探小说带来了新的突破口。
亚森·罗宾之后,在亚、欧、中南美洲的流行文学中,越来越多怪盗开始活跃,同类角色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怪盗并不像常规认知中的反派一样惹人厌恶,反而一举一动犹如绅士,甚至可能拥有财富、名声和极好的异性缘。他们通常手法华丽、行事高调,角色偷窃可能是为了物质,或许是在追求刺激,有的将该行为视为“艺术”。为了缓冲偷窃行为的道德错误,作品会扩大目标的稀有性以强化“冒险”题材,或是设置惩凶除恶的剧情突出正义的一面,角色还可能面临来自真正反派的威胁。正是如此矛盾却立体的角色,牢牢地抓住了读者们的心。
不过,由于文化差异,怪盗漂洋过海到亚洲国家,则需要对内核进行重新消化。就如同亚森·罗宾曾在国内遭遇水土不服,经过翻译和商业运作、归化后的义侠形象更易被接受那样,在日本持续活跃且人气高涨的“怪盗”们,也都是经过调整的模样。
如果关注日本推理文学,“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是无法绕开的作者。1936年起,他为青少年读者群体打造的《怪人二十面相》系列,便以亚森·罗宾为发想蓝本,作品整体氛围偏轻松、融合更多想象力,使得明智小五郎、少年侦探团及怪人二十面相等重要角色,成为数代年轻推理爱好者的启蒙。二战结束后,日本作家南洋一郎改编的青少年版《亚森·罗宾》也将原本角色“艳遇不断”的特征弱化,但怪盗仍能通过有趣故事保留住角色吸引力。
至于怪人二十面相、亚森·罗宾在日本产生的影响力,我们从后续“怪盗”在日本文娱作品中登场的次数便可知晓。日本本土众多小说家、漫画家、游戏团队,从相关设定中不断收获灵感,打造出一系列“幻影盗贼”形象。
百变怪盗,在ACG作品中持续散发魅力
按理讲来,同一类型的角色被反复解构、重新演绎,最终会导致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但日本ACG作品里的怪盗们,直到现在依然百看不厌,有赖于创作者们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取舍。在设定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受众,各位“怪盗”尝试与不同题材、流行元素进行融合。
仍旧在推理冒险类作品中大放异彩
正如前文所述,推理、冒险类作品是怪盗们的“快乐老家”,覆盖群体相当广泛。
相应口碑作品中,Monky Punch1967年打造出的鲁邦三世影响力持续至今,改编动画的传奇则从1971年开始,相较漫画,动画主角的侠义心肠更为明显,但无论哪个版本的作品,都拥有几代粉丝认可的“浪漫”和“自由”。
还有一位怪盗界高人气选手,是1987年青山刚昌笔下诞生的黑羽快斗,继承父亲衣钵、试图通过盗窃宝石查明父亲死亡真相的“怪盗基德”,至今仍是无数爱好者心中的纸片人“帅气指数天花板”。
此外,怪盗角色在推理、冒险框架下同样可以获得变化发展的空间。1992年《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的怪盗绅士,则是一位秉持不杀人原则、专注艺术品的神秘女性,由于是少见的令金田一无可奈何的人物,也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因为具备“冒险”特质,从《怪盗史库珀》到《英雄传说6:空之轨迹》,以及近年的《女神异闻录》,怪类形象进入游戏中,便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由于推理、冒险题材可以随时代进展不断更迭的特质,作品既可以幽默搞笑,讲一段志怪传说,又能探讨社会议题,展现热血故事。诡计设置与推理过程也许不是“怪盗”故事的呈现重心,但人物个性、背景设计、情节氛围,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内容需求。
让女孩倾心?怪盗也是专业的
当怪盗走出推理、冒险领域,拥抱更多女性读者、观众的少女情怀,同类角色的受众群体扩张则成为必然。
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北条司的《猫眼三姐妹》,虽然作品具备爱情元素,但从时代背景、角色设计来看,作品的出发点显然更加照顾男性读者的喜好。但随着日本社会思想的开放,女性作为内容消费者得到重视,尤其到了上世纪90年代,许多作品中的怪盗后辈们,开始专注为少女情怀服务。
这一时期“魔法少女”正是大势,证实了女孩子们心中也有英雄情结。巧合的是,怪盗角色日夜变化的“双重身份”与魔法少女接受委托、变身、战斗的模板同样契合,由此催生出不少女性怪盗。
1995《怪盗圣少女》的羽丘芽美,被后来的观众称作“不会魔法的魔法少女”;1999年《神风怪盗贞德》的日下部栗,则被设定成“圣女贞德转世”,偷盗成果实际上是为了封印,与恶魔抗衡。直到现在,2019年的特摄片《秘密×战士 幻影甜心!》也依旧秉持这一创作思路,让“怪盗幻影甜心”守护世界和平。
当然,提及女性向内容,恋爱元素也是重头戏。1997年的《天使怪盗》,普通中学生丹羽大助的恋爱情绪一高涨,便会化身怪盗DARK,凭借外貌和经历将“苏点”翻倍;2003年《明日的娜嘉》主线虽为少女寻亲路,但双胞胎男主的身份却大相径庭,一位是救济穷苦人民的怪盗,一位是温柔的贵族少爷, “黑白玫瑰”意象、兄弟党争设定,令许多少女欲罢不能。很显然,少女漫画若将男主设定成怪盗,职业自带的神秘感则会放大角色魅力,满足恋爱想象。
小孩子能看怪盗故事吗?
既然怪盗可以“男女通吃”,那么能否变得“老少皆宜”?答案是肯定的,只需要在内容创作层面再做做加减法。
2007年高桥秀康创作的《怪盗Joker》在小学馆旗下杂志开始连载,7年后 SHIN-EI动画制作的同名动画播出,目标受众为年龄比较小的儿童。为了给小朋友灌输正确的三观,《怪盗Joker》的主角延续了怪盗技法超群的特点,还会脑洞大开加入许多神奇道具,Joker以全世界的宝物为目标,自称“奇迹制造者”,小朋友们也仅仅想要为Joker的精彩表现欢呼。
显然作品将“冒险”排在了首位,彰显人物的智慧与勇气,而Joker、Spadon、Queen之间的竞争与羁绊,也会融入关于友情的思考。
在怪盗设定框架早已成熟的情况下,ACG创作者在角色设计方面,还能糅合进不同观众偏好的内容元素。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内容发展历程里,百变的怪盗们足以跨越时间与国别的限制,不断散发迷人魅力。
只要市场需要,怪盗故事便会继续书写
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年龄层的人们,心中都渴望一位特别的英雄。但因作品定位和剧情需要,作者在完全正义的主角塑造方面有所限制,反而刻画生活处在灰色地带的角色,人设更复杂,还更接地气。纵使不完美,却不妨碍人物拥有值得欣赏的要素:自由反叛精神,成为情绪宣泄的出口,心怀天下、秉持道义,也能引起受众共鸣。
所以不只是怪盗,如今欺诈师、特工、海盗等特殊身份,皆已成为ACG领域构成人物的萌属性。何况在文娱作品中,不明晰坏蛋和英雄的界限,在此基础上带出的人性、社会议题,一直以来却都是人们感到受用且乐于思考的。像是近年来好莱坞的“反英雄”电影,对角色个性塑造已经驾轻就熟;中国曾如日中天的武侠小说、香港动作片里,非常规正义英雄形象,同样备受人们喜爱。
可以说,只要市场仍有需求,属于怪盗的精彩故事便会一直续写。从这一角度看来,鲁邦三世和猫眼三姐妹联动作品的推出亦在情理之中。
在此之前,鲁邦三世和柯南已经有过“怪盗、侦探强强联合”的经历,《鲁邦三世VS名侦探柯南》《鲁邦三世VS名侦探柯南THE MOVIE》两部作品在粉丝群体间获得了不错反响。至于明年Amazon Prime Video的《鲁邦三世VS猫眼三姐妹》,两队情怀满点的怪盗“元老”会产生怎样的互动,可否赢得“1+1>2”的效果,等到动画开播之时自然得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