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政治正确”,不过是瘠薄罢了

本投稿已入选星空计划,获得创作者激励!点击链接,了解星空计划详情

记得当初刚接触《巫师3》时,我大概在电脑前消磨了整整一个下午。那是序章的游戏内容,相当于是个教学关卡,透过剧情流程向玩家交代大致上的操作。我们那尚未沉迷赌牌与老钻八大胡同寻花探柳的男主角杰洛特,殷切地找寻着恋人与养女的下落。他追着情报来到了白果园,驻扎此地的帝国军官提出了交换条件,只要杰洛特替他除掉在当地肆虐的狮鹫兽,他就将叶奈法的去向一五一十详细告知。

在追捕狮鹫兽前,我们必须先去找到兽袭现场的发现人以得知更多细节,该人名唤米斯拉夫,是前任白果园领主手下的猎户,他自发性地去猎杀在该地战后狼狈中袭击人们的野狗群,是个颇有责任心的人。在谈话中我们发现米斯拉夫过去因私故而被逐出庄园,继续追问下去后他才表明自己被放逐的原因:他与领主之子相恋、幽会,被人知晓后便落得了这下场,而领主的儿子最后选择上吊自杀。

至今为止,我从没见过身边哪位朋友对这段剧情提出异议。这款游戏开场就放了个非主流性向的配角,甚至连剧情要角之一,杰洛特的养女希里,在性取向上也是男女通吃的双性恋者,但我们却没因此认为这作品塞入了太多不必要的政治正确要素,依旧认为这是款旷世神作。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是款综合来说,各方面都表现奇佳的游戏。

其实我并不了解该如何定义“玩家”这一词,但至少我认为我应该算得上是玩家,而以我的观点来看,我并不会因为一款游戏里放入了政治正确要素,就认为它绝对是粪作。总的来说,还是要看它是怎样加入这些要素的。

我很喜欢用做菜来比喻很多事,如果游戏成品是一道菜,那政治正确就是一种素材,可能是主食、肉类抑或只是佐料,就跟其他的游戏要素一样,它们都是料理中需视情况添加与组合,好构成最终成品的素材之一。总而言之,得端看你的成品是否需要它的存在。

举例来说,如果今天你要烤一张柠檬派,那需要的东西就是奶油、面粉、柠檬、炼乳、鸡蛋、砂糖,基本上只要没搞错做法步骤,就能得到一张塔皮香酥、内馅酸甜可口的成品。直到有人突然质疑你的派里为何没有放辣椒,他要你放辣椒的理由也不是因为这派会因此更美味,而是他喜欢辣椒,他认为这菜里无论怎样就是该有辣椒,而且只要放了辣椒这张派肯定能推广给更多人,然后人们也会因为这张柠檬派里的突兀辣味,进而爱上辣椒。这就是政治正确,在当前的游戏界引起的荒谬情况。

SJW,全称为Social Justice Warrior,意指“社会正义战士”,他们是一群积极、激进推广多元价值观的族群,在游戏界正式产生影响力的时间应该是“玩家门”事件后。其实我不太想叙述“玩家门”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事光是提在嘴边都让我感到一股恶臭,但我猜你多半又懒得自己去查询该事始末,所以请容我在简述该事前先去漱个口。

2014年时有款名叫《Depression Quest》的游戏在当时steam的绿光计划中进行发行,制作人为Zo Quinn,是名女性独立游戏制作人。《Depression Quest》因玩家评价普遍不高而被下架,这是绿光系统的一个机制,玩家可以透过投票结果决定一款游戏在steam上的去留。

但游戏下架后,Quinn却开始在媒体与社交平台上,宣称游戏被下架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游戏本身不好,而是整个业界对女性制作游戏一事抱有偏见:游戏圈见不得她这样一个女性能独立完成游戏,因此故意给予该作劣评、不让其上市。

Quinn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游戏圈厌女情结下的受害者,把自己推上了道德高位,俨然成了游戏圈的女权代表。但就在她将游戏重新上架的隔年,Quinn的男友就爆出了她在感情上脚踏多条船的问题,而在Quinn劈腿的对象中,就有一名游戏新闻记者。而该记者在过去撰稿中曾将《Depression Quest》评选为steam列名前五十的优秀游戏之一,之后整件事就在玩家圈炸开了。

当时许多人都想讨论此事,但却都在一股未知的压力下被迫噤声;游戏记者不得对此撰文、相关视频被下架、被删除的相关讨论内容数目达到惊人的数字。然后整件事慢慢演变成一场相互泼粪的闹剧,没人在意《Depression Quest》究竟是不是好游戏,Zo Quinn本人也成为了一种类似区分党朋的分界,支持与反对的双方都逐渐失去理性。但在弱者身分的包装下,可能出于不想得罪,也可能是怕被扣上“支持歧视”的大帽子,主流媒体慢慢不再探讨此事,支持弱势的SJW渐渐地抢占了话语权。

不过有一个说法是,2014年当时刚好是直播、个人媒体崛起的时期,过往的大型主流媒体正在失势;游戏评价的第一方是制作方本身、第三方是玩家群体,而夹杂在两者间的第二方就是这些媒体。试想自己是个老牌的游戏媒体,你费尽千辛万苦搞到了测试资格、谨慎地撰稿报导,结果观看数据与网络声浪还远不如一个主播单人录制的视频。

于是,这些媒体便想借着这次机会,借SJW的免死金牌来夺回被直播主等个人媒体夺走的第二方话语权;只要你敢质疑媒体,那就等同在质疑SJW的价值观,而多数人都不想去招惹SJW。当然,这只是个说法。总之,自“玩家门事件”起,女权、性少数群体、有色人种、多元价值、文化挪用、性别认同等等,开始出现在每个可能成为热门话题的游戏中。

而在玩家门之前,也有过一次类似的风波:捷克“战马工作室”独立制作的中世纪写实RPG《天国:拯救》。该游戏被部分自诩为“游戏进步派”的人们质疑该作在人种表现上的缺失,说中世纪的波西米亚不该只有白人,哪怕只是在内陆一个九公里见方的区域亦然,并同时批判了将游戏剧情中男女情感为卖点的行为。这件事之后也在网络上引发双方论战,结果就是重点失焦,没人在意这款游戏在历史考究上到底真实与否,只是单纯在为自己的意识形态站边列队、诋毁异己。

同年八月,玩家门事件爆发,一场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大猎巫如火如荼地展开时,战马创办人Daniel Vávra却大无畏地选择站在玩家这侧,为游戏人的创作自由据理力争:

“他们永远不会满意。如果你游戏中的女人很漂亮,你是性别歧视者;如果她们很丑,你也是性别歧视者;如果你和他们争论,你是仇女分子;如果你不和他们争论,你就在物化女性;如果你的游戏中没有女性,因为没有正确的在游戏中表现女性的方式,你还是仇女分子。这是一场政治迫害,它正在危害我的艺术创作自由。”

近年游戏圈有一种很诡异的迹象,很多新游戏都会加入政治正确要素,然后制作方会把那些给予他们作品差评的人,全归类为反对政治正确、抱持歧视心态、种族主义、恐同者、不认同多元价值的人。但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我曾经在某次夏促中入手了《赛博朋克:酒保行动》,说真的,这款游戏充斥着大量的政治正确要素,但它仍是款好游戏,不然没道理一个独立制作的小品能卖出超过二十万份。开头所举的范例《巫师》系列也是,也没多少玩家因为该作加入了同性恋等价值观就将其批得一文不值。那么那些被评为劣作的游戏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现在很多制作方,为了避免作品本身遭到劣评,便会故意在作品内加入政治正确要素。他们想借此转移劣评重点,只要将给予他们负面评论的人们全部都贴上“仇恨论者”标签,就能掩盖游戏原本的不足。

标榜还原史时战争的游戏还没做完,怎么办?那就加入大量当时照理来说还未普及的女兵,然后批判所有质疑游戏内容正确性的玩家都是没受过教育的蠢材;6V6的游戏平衡性搞烂了,导致每场赛事都是没完没了的镜像对决?只要把看上去能出柜的角色都出柜,玩家的讨论重点就会从游戏性的缺失变成政治正确与否;游戏作品真人改编选出了一堆与原作设定外貌不符的演员?你胆敢质疑我们的进步价值与人种平衡政策?

他们就像清末时的义和团,把“政治正确”这概念当成了护体神功,可悲的是,当前我们都还没有一发有效的子弹打在他们脑袋上。而那些得势的SJW甚至变本加厉,开始告诉人们“你是如何被冒犯”。《赛博朋克2077》的原作主创Mike Pondsmith,一位非裔游戏制作人,被指控说他的游戏背景设定被改动,充斥着对黑人的偏见。他们告诉日本人,《对马岛之魂》的制作方是群金发碧眼的老外,没资格制作东瀛背景的游戏,这是文化挪用。

可实际上呢?《赛博朋克2077》里所有设定,Mike Pondsmith这位原创人都有深度参与,这些改动都是在他过目后同意的,他本人甚至对这些设定的变更感到相当满意。而被指控文化挪用的《对马岛之魂》,因为游戏内容考究之优秀,还与长崎县官方合作,拓展观光业务。当事者本人都觉得无所谓的事情,却变成了他们揭竿起义的大旗,这点真的是莫名其妙。

其实身为玩家,我并不是很在意作品里是否实现了什么性别平衡、关怀弱势、人种权利之类的事,因为在游戏或创作中实现这些事情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些事物应该在现实世界中履行,而不是强迫每个虚构的创作中都必然地加入这些要素。但环顾现实世界的政治正确,也几乎是场闹剧。

归根究底,如今的政治正确已从关怀弱势的初衷,变成了一种只问立场不问是非的猎巫心态:你的答案与事实只要不符我的核心思想,那你的价值就是零。为此,他们开始犹如“曾子杀人”的谣传,众志成城地捏造一个又一个虚构的事实,让更多的人信以为真。为了避免他人质疑,他们强占了道德至高位,自诩勇者,举世皆魔王。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唐吉诃德容或情操高尚、动机良善,但他始终盲目荒谬,看不清自己面对的巨人,实际上只是风车。跟笑话认真?那表示你也不过是笑话里的角色而已,既然是个闹剧,那我们只要笑就好了。

修改于 2022-08-27 18:20
未经允许禁止对内容进行复制和转载。

游戏大杂烩

玩完了,聊会儿?

前往圈子

游民星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