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ATX 1.0到3.0的进化史,你真的需要3.0吗?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许多小伙伴会和我有一样的忧虑,而随着英伟达在今年3月发布的RTX3090Ti,随之而来的电源焦虑更让玩家感到别扭;
这些年,电源标准其实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距离上一次的规范大改还是在2003年,而要说清楚1.0到3.0的进化历程,则要从1995年开始;
1995年,Intel推出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标准来规范主板设计,这也影响到机箱几十年来的结构设计,ATX架构机箱也完成ATX1.0到ATX2.0,再到ATX3.0的转变。
ATX1.0-3.0
第一代的ATX机箱架构(ATX1.0)对Baby AT主板机箱架构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将主板旋转了90度,调整几何尺寸为30.5cm×24.4cm;针对插槽进行了规范,采用7个I/O插槽,CPU与I/O插槽、内存插槽位置更加合理;优化了软硬盘驱动器接口位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规定CPU散热器的热空气必须被外排,增强散热能力。
经过多年发展,出现了第二代ATX机箱架构(ATX2.0)。
特点是将电源下置并设置独立包仓,隔绝热空气,保障电源稳定运行;增加背部走线功能,让机箱内部整洁精致;取消前置光驱位,硬盘仓下置,将前窗空间造成全风道口,进一步增强散热。ATX2.0架构也已经成为目前主流机箱的配置架构。
但在配件多元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下,ATX2.0架构已经暴露出许多结构性的制约因素,ATX3.0架构当然也就应运而生。它主要包含了三大结构性调整:水平风道、显卡垂直安装、I/O朝上隐线输出。
新ATX3.0架构机箱内部采取上下全封闭式设计,只保留前进后出水平风道。对比ATX2.0的立体风道,带来的全机散热效果可将CPU、主板、及内存温度整体最多降5℃。显卡垂直安装则直接消除显卡对主板卡槽的重力影响,从源头上避免显卡与PCB卡槽双双形变,甚至撕裂PCB的情况出现。
并且ATX3.0架构打造上置独立I/O束线设计,原后窗I/O接口处改造为风道出口,贴面直吹显卡,增强散热的同时机箱外接线材齐整简约。
如今在19年后的2022年,英特尔再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电源标准,也许你下次升级显卡的时就不得不去购买一款新电源了,它就是ATX 3.0标准。这是Intel考虑到如今越来越高的显卡功耗而设计推出的。但是它和现在的供电规范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个ATX 3.0。
新一代接口——12VHPWR
ATX 3.0放弃了陪伴我们许久的8Pin PCIe供电,改成了一种16针的接口,叫做”12VHPWR”,它的意思是“12V High Power Connector”,翻译过来就是提供大功率电源接口。
与我们常见的8pin供电不同的是,它只需要一根供电线即可满足RTX 3090Ti的供电需求,现在购买RTX 3090Ti的用户都会在显卡中附赠一根3*8pin转16pin的转接线。大部分用户都是靠转接线来给显卡供电的。
而讲完ATX 1.0-3.0的演变史后,我们再回到现在:
自从2003年推出ATX 2.X版的电源规范之后,19年来电脑的电源运行一直都还不错,许多装机党的电源都用了很多年,哪怕电脑更新换代,电源也依旧可以使用,直到今年3月份,Intel推出了ATX 3.0电源规范,新增了12VHPWR 16针接口,其中12Pin负责供电,而4Pin负责信号传输,根据英特尔的说法,这个电源最高可为PCIe 5.0显卡、扩展卡单路提供600W的供电,不过这里是值额定功率,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的时候,英特尔表示ATX 3.0设计初衷是可以让电源承受3倍的瞬时功率,也就是1800W。
自从2003年推出ATX 2.X版的电源规范之后,19年来电脑的电源运行一直都还不错,许多装机党的电源都用了很多年,哪怕电脑更新换代,电源也依旧可以使用,直到今年3月份,Intel推出了ATX 3.0电源规范,新增了12VHPWR 16针接口,其中12Pin负责供电,而4Pin负责信号传输,根据英特尔的说法,这个电源最高可为PCIe 5.0显卡、扩展卡单路提供600W的供电,不过这里是值额定功率,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的时候,英特尔表示ATX 3.0设计初衷是可以让电源承受3倍的瞬时功率,也就是1800W。
这次的改动非常大,未来的ATX 3.0电源甚至主板、CPU、显卡设计都不免受到影响,NVIDIA的RTX 3090 Ti电源是首个支持新规范的显卡,不过目前还没有实际的ATX 3.0电源上市,所以显卡还附赠了3个8pin转接口。
这次的新规范是Intel及PCI-SIG组织合作制定的,那双方为何要如此强化显卡供电呢?PCWorl网站采访了Intel公司的Stephen Eastman,他撰写了电源设计指南,介绍了ATX 3.0在供电设计上的改进。
具体内容如下:
新增12VHPPWR显卡供电接口,
供电功率150W、300W、450W、600W,
且接口的最大供电功率,必须在电源线接头上标注;
最大功率超过450W的电源,必须标配12VHPWR接口;
电源通过边带信号向显卡报告供电能力,便于后者设定功耗极限;
电源必须每年可承受17.52万次开关而无损坏;
低负载效率升级,10W或者2%最大标称功率下,效率不得低于60%,推荐不低于70%;
增加瞬间供电峰值,10%工作周期、100微秒时间内,承受200%的标称功率;
增加瞬间负载的电压转换速率,+12V电路要达到2-5倍;12V电路最高实际可达12.2V,允许更低的掉压;
放宽+12V电路负载调整率的限制,PCIe接口为-8%到+5%,其他接口为-7%到+5%;
调整PowerOn加电信号速度,加快响应和系统唤醒;
新增替换低功耗模式;电源标签须包括T1、T3时序;80PLUS之外新增Cybenetics认证。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ATX 3.0电源能为PCIe 5.0显卡提供额定600W,瞬时1800W的供电,十分强悍,这是目前的ATX电源所做不到的,另外这也是ATX 3.0电源对供电标准及线材大改的核心原因之一。
如果你平时需要用到大功率显卡,玩游戏、视频、图纸渲染,并且有打算更换下一代RTX40系或RX7000系,那么还是直接买个大功率的并且支持ATX 3.0的电源(1000W电源,配置消耗200W,耗电也就200W的不会1000W的)用着就行;
反之,短时内不打算更换配置,一直用着的,也没有满载及大功率需求的,那还是继续观望吧。
接下来我们看下这个独特的供电接口,这个供电接口与我们在日常中见到的都不一样,其中有4针比其他的更小,它们的存在就是让显卡和电源沟通交流。
通俗点来解释就是,这四针信号线负责显卡跟电源之间的交流,显卡在运行时会告诉电源我需要多少功耗,电源相应的会把显卡需要的提供给它,但是一旦电源无法支撑当前显卡的功耗需求,那么电源就会告诉显卡“我给不了你这么多,你降一点把吧”,此时显卡就会降低自己的功耗以满足整机运行的需求。不过同样因为显卡降低了自己的功耗上限,自身的性能肯定是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购买电源时,不管能否通过12VHPWR来调整功耗,至少电源的标称输出能达到整机的需求。
再根据目前网传的40系显卡功耗图可以看到,高端的40系显卡功耗大幅提升,RTX 4090Ti更达到了550W功耗,所以对于未来有升级需求的玩家来说,ATX 3.0的电源是不容错过的。
另一个针对显卡的ATX 3.0特性就是能够更好的抵抗峰值功耗,在我们日常游戏或者软件运行中,显卡在运行时功耗都会处在一个相对常规的值上,不过也会出现短暂的超高峰值功耗,这一点在RTX 30系显卡上出现的很频繁,这次的ATX 3.0则专为这个问题要求所有经过认证的电源都要在功率达到标称的200%时还能稳定运行10微秒,并且在运行时间的10%内都要做到这一点。这意味着新发售的ATX 3.0电源在价格上会变得更加昂贵,同时内部的用料也会变得更好,基本不会存在缩水的可能性。
如果我没有高端显卡还需要购买IntelATX3.0的电源吗?
答案是可以购买。首先ATX 3.0的电源相比2.0会更加耐用。在ATX 3.0标准中,电源每年要应对175000次的开关机,平均下来每天开关机480次左右。ATX 3.0电源还调整PowerOn加电信号速度,加快响应和系统唤醒,理论上来说能够加快开机速度,系统启动时间更短。
同时,支持ATX 3.0的电源在低负载下能效也会更高,在规定中,电源在功耗只有10瓦或者在标称最高输出的2%时能效转换率要达到60%。以降低 转换损失。而INTEL建议在 10W 负载或 2% 负载時,电源应该达到 70% 转换效率。
标准中还提到了会采用一套新的电源认证系统叫cybenetics。相比较常规的80PLUS认证,这套认证系统官方支持英语,德语以及中文三种版本,提供的资料也更加透明齐全,包括他们的测试方案以及测试设备介绍等。
另外相较于80PLUS认证的关注重点在转换效率上不同的时,cybenetics认证不仅仅要看电源的转换效率以及PF值,还要考虑电源的待机功耗和+5VSB输出的转换效率以及电源的运行噪音,测试结果分为ETA(转换效率)级别认证和LAMBDA(运行噪音)级别两种。
目前能找到有关ATX 3.0标准的电源分别有三款:ROG雷神二代,鑫谷GM1000W,技嘉UD-1000GM PG5W;各位可以自行搜索下相关内容,这里由于篇幅限制不再单独进行阐述,各位按需购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