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

文章与视频内容相同请大家酌情观看

本文欢迎任何人挑错、质疑

更欢迎游戏从业人员和搞艺术的朋友用更专业的角度做出阐述

现在回想当初我用游戏是第九艺术杠人的时候,觉得当年真的是太勇了,完全没有想过万一对方反问我“游戏为什么是第九艺术”怎么办?毕竟那时候我连前八个艺术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最近的“关掉姐”特别火,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了。我在她的视频下面也看到过类似的,用游戏是“第九艺术”的概念反驳她关掉游戏的说法。

游民圈子

“关掉姐”可能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朗诵机器罢了

在看到这种评论的时候,我脑子里竟然突然冒出来了沈逸发微博的语气:“你为什么说游戏是第九艺术?你成年了么?你是什么粉?你怎么不说话了?”我这个人最害怕被人问的哑口无言,所以我也借着这个机会研究了两个问题:为什么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和为什么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

游民圈子

那我们先聊:为什么游戏是第九艺术。大家听到第九这个词,自然反应就是,前面一定还有八个艺术。有些朋友可能知道,第八艺术是电影,真的是这样么?其实最早啊(应该是,我不敢百分之百保证)应该是,1835年黑格尔在他的哲学著作《美学》的第三卷中划分了五种艺术形式: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和诗。

游民圈子

还好,不用读完序章就可以找到参考

1911年意大利著名影评人、诗人里乔托·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发表了《第六艺术的诞生》。文章中说:在建筑、雕塑、音乐、绘画、诗歌的基础上电影是一种集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时间艺术(诗歌和音乐)于一身的新的动态的造型艺术。通过卡努杜文章,电影变成了第六艺术。

游民圈子

里乔托·卡努杜

1923年,卡杜怒更新了文章《关于第七艺术的反思》(Reflections on the Seventh Art )将舞蹈更新为第六艺术,电影被挤到第七艺术。他认为舞蹈是音乐与诗歌之后的第三个时间艺术。当然现在也有分为时空艺术与时间艺术的,因为本期视频不涉及,我也没往那方面研究。

游民圈子

第七艺术宣言

后来呀,1938年,美国商业摄影师、作家,维克多·开普勒发表的《A Life of Color Photography: The Eighth Art 》将摄影称为第八艺术。后来呀1952年,法国导演及演员莫里斯·里加美(MauriceRégamey)在发布的短片《第八艺术及其风格》中,提出了广播应视为第八艺术。

游民圈子

莫里斯·嘉里梅 《第八艺术及其风格》

后来呀,1962年美国电台制片人、作家罗伯特·刘易斯·沙勇(Robert Lewis Shayon)在出版的《The Eighth Art:Twenty-Three Views Of Television Today》中提出电视为第八艺术;他这个电视,应该说的就是television。后来呀,1964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的电影教师、影评人克劳德·贝里(Claude Beylie)在发布的文章《La bande dessinée est-elle un art ?》中,谨慎的提出漫画应该是第九艺术。

游民圈子

克劳德·贝里“谨慎”提出漫画应该是第九艺术

其实如果大家仔细听前面的内容不难发现,除了黑格尔最早划分的五种艺术形式,往后将某某称为第某艺术这种说法的出现,都会有明显的推广目的,甚至一些商业目的,比如争着抢着做第八艺术的摄影、广播、电视.....


游民圈子

等一下,好像有哪里不对......

有的朋友这时候可能突然反应过来,游戏不是第九艺术么?怎么变成漫画了?怎么这个故事和我看到的不一样呢?那就对了!我们平时看到的八大艺术分别是: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影视)这八个。

游民圈子

百度所示

这可以称之为中文圈中的八大艺术,将诗改为文学,将戏剧放到第七艺术,也是我们将电子游戏称为第九艺术。大家可以尝试从谷歌搜索the ninth art,会发现老外的第九艺术依然是漫画。即使有一点争议,但这些争议远远小于将电子游戏称为第九艺术,甚至小于将电子游戏称为艺术。

游民圈子

谷歌页面

这就引出了我们下面的问题:为什么 游戏 被称为第九艺术或为什么 我们将游戏 称为第九艺术?维基百科上说2006年法国文化部首次将游戏描述为文化产品和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我们早在1997年就有人(或首次)提出电子游戏是第九艺术的概念。

游民圈子

希望没翻译错

在1997年6月号的《新潮电子》杂志中,吴冠军供稿的文章《第九艺术》首次提出电子游戏是第九艺术的感念,这就是中国互联网将游戏称为第九艺术的发源地。很可惜,我没能读到完整的文章,现在网上能找到这篇文章的内容只有触乐网编辑的两张照片。

游民圈子

游民圈子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吴冠军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当时这个概念的提出,并没有被广泛认可,甚至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都不认同这篇文章。可又是什么原因,让游戏是第九艺术这个说法泛滥的呢?

游民圈子

同事博客提到当时吴冠军的概念并不被认可

有可能是人民网2000年11月24日的一篇文章《电脑游戏 第九艺术或电子海洛因》(文章链接在B站评论区里,包括前后的一些文献参考);也有可能是第九城的简介“加上现存的8种艺术模式,也就是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在线游戏成为了第九种艺术模式”;还有可能,同我之前所说“将某某称为第某艺术的说法出现”都会有明显的推广目的,甚至商业目的。

游民圈子

人民网《电脑游戏 第九艺术或电子海洛因》

“游戏是第九艺术”这个概念诞生的那几年里,正是我国游戏业短暂辉煌的时刻。那时候我们有著名的国产三剑,还有很多工作室在探索其他风格和类型的游戏。辉煌的同时也充满了另一些人对游戏的仇视,指责甚至唾骂,他们想让游戏消失,甚至想让互联网消失;更现实点的说,那个年代做游戏和玩游戏的都没出息。

游民圈子

当年被家长灌输过关于网吧的“恶臭”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所以这个时候的国产游戏需要一顶帽子或者说需要一个名分,正好第九艺术这么好的词儿就来了。游戏成了一种艺术,游戏制作者是艺术家,玩游戏的人在体验艺术。这么一说仿佛高雅了许多,但效果怎么样的,我无法做出结论,只能凭感觉说出一句:可能不咋地......

游民圈子

雷电法王从一个到无数个

现在我们把时间快进到2020年,当初玩游戏的那群人现在孩子都不小了,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游戏是否还需要有“第九艺术”这个名分?难说。你说带上这个名分,艺术两个字在我们眼里有多少价值?对于许多玩家而言,艺不艺术的不重要,只要游戏好玩,能玩到手就ok。对于路人而言呢,我对你都不感兴趣,你是不是艺术与我无关?对反对游戏的人来说呢,你是艺术又怎样?史莱姆都算涉黄......

游民圈子

虽然事情的真实性存疑,但在看过无数离谱的举报新闻后,我选择相信

但是你说不要这个名分吧,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特别是宣传的时候用艺术做噱头还是有卖点的。而且开玩笑的说,还能让那些认真做游戏最后亏本的制作人挂上一个艺术家的头衔。

游民圈子

允许部分艺术家先富起来

我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真心以为:我们将电子游戏称为第九艺术是因为游戏的艺术性,是因为我爱的那些游戏的幕后人员不断的努力,最终让世人认可的一个结果。整个过程了解下来,我的心态有一点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影响我依旧热爱游戏。

游民圈子

我很享受游戏过程和在游戏中拍照的过程

文章的结尾,我想引用人民网的那篇文章《电脑游戏 第九艺术或电子海洛因》中的最后一句话:

希望中国的游戏产业从此不要再让人失望下去

希望我们在游戏中振作、快乐、健康! 

修改于 2021-05-22 10:20
[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

游戏大杂烩

玩完了,聊会儿?

前往圈子

游民星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