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 篝火营地 」与《Fami通》中华地区独家授权协议编译,转载请征得同意
作者:Fami通编辑部
编译:Bluestoon。
2020 年 6 月 3 日是世嘉成立 60 周年的纪念日,本期的《Fami 通》杂志特别推出了纪念专辑,来回顾世嘉 60 年间的传奇历程。
前言
在游戏业界中,像世嘉这样既深受粉丝的爱戴和赞赏,又经常被粉丝揶揄和调侃的公司恐怕很难再找出第二家了吧。对于各位来说,世嘉以领先时代的惊人步伐一鸣惊人,随后形势突然逆转,但又在最艰难的时期获得贵人相助,最后再度崛起的桥段想必已经见怪不怪了,甚至可以说世嘉这家公司这 60 年来就一直如此。
尽管如此,世嘉那催生出一个又一个革命性成果的创造力和挑战欲,以及其背后的技术力支持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简直就像是班级里那个好胜心极强,头脑非常聪明,但不善言辞,经常会展现出傲娇一面的,想起来就让人啼笑皆非的同学。这样一家充满了真实感和人情味的公司,想不爱它是不可能的吧?
本文将以笔者的视角,为大家追溯世嘉过去 60 年间的曲折历史和独特魅力。通过这段历史,你一定也能看到世嘉背后的纯真,并为此所倾倒。
世嘉家用主机列传
自 1980 年代中叶起,日本的家用游戏机市场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在此期间内,作为游戏开发商的世嘉将自主设计的主机硬件和配套的游戏软件相结合,在各个世代都推出了充满革命性的作品。现在让我们回到 1983 年,从传奇的起点开始重新回顾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吧。
SG-1000(1983 年):与 FC 同日发售的开山之作
SG-1000 与 SC-3000 是世嘉最早推出的家用游戏机硬件,两者都于 1983 年 7 月 15 日发售,和任天堂旗下 FC 主机的发售日不谋而合。SC-3000 其实是世嘉当时为正如日中天的家用电脑市场所量身打造的硬件,而 SG-1000 则是从 SC-3000 中单独抽离出游戏功能的独立型号。然而更偏向家用游戏机业务的 SG-1000 在首年却非常畅销,售出了约 16 万台,因此次年世嘉便快马加鞭地推出了机器和主板的体积更小,设计进一步打磨后的 SG-1000Ⅱ。通过移植已经有了较高人气的街机作品,「世嘉的游戏只有在世嘉的设备上才能游玩!」的印象在玩家心中开始初步形成。
SG-1000 与 SC-3000 上的经典作品
操作少女「帕普莉」采摘花朵,最终送至男朋友家中的动作游戏。因为游戏带有一定女性向的要素,所以开发时去掉了打倒敌人之类的攻击性动作,这也是本作的最大特点。后来在《刺猬索尼克》中大放异彩的天才开发者中裕司在本作中首次负责程序工作,这也是他的出道作品。
同名街机游戏的移植改编版本。虽然家用机版无法再现原版那种高速顺畅的游戏手感,但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不少全新的隐藏道路,导致本作的游戏性也别有一番风味。能够操纵这种大尺寸,并且支持彩色画面的人物来游玩的动作游戏在当时非常罕见,哪怕放进后来的作品中,本作也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SEGA Mark Ⅲ(1985 年):画质全面进化的第二世代
决定大力发展家用游戏事业的世嘉在 1985 年推出了次时代家用主机 SEGA Mark Ⅲ,在实现对前代主机进行兼容的基础上,大幅强化了先前被视为弱点的图形性能。通过搭载世嘉自主研发的定制芯片,SEGA Mark Ⅲ 能够展现的细节更多、色域更广,并新增了硬件卷轴的功能。其所能呈现出的「能够被播放的画面」让世人看到了世嘉投身家用游戏事业的决心和态度。
同时在游戏方面,世嘉也正式推出了面向家用机平台的原创作品,不少迄今为止仍深受粉丝爱戴的游戏系列都是在此时起步。另一方面,拥有更强性能和体验的街机游戏也以限定的形式被逐渐移植到了主机上,这件事在当时还引发了不小的话题。与此同时,第三方厂商的作品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登陆世嘉的家用主机平台。
在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推出的 SEGA Master System(简称 SMS)原本只是以 SEGA Mark Ⅲ 为原型打造的海外特供主机。但在追加了 FM 音效套件和信号接收装置等周边功能后,于 1987 年实现了对日本国内的逆向输入。SMS 也因此在全球共计售出了约 1900 万台,在世嘉的家用游戏主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SEGA Master System
SEGA Mark Ⅲ 上的经典作品
由铃木裕先生操刀制作的世嘉街机体感游戏系列第二弹的移植作品。本作运用背景的高速转描处理来实现了被认为是在 SEGA Mark Ⅲ 不可能再现的实时类 3D 画面。虽然移植版的关卡构成与街机版几乎相同,但在最终的第 18 关结尾却登场了全新的原创 BOSS 「HAYA-OH」。
世嘉自主研发的首款原创 RPG 作品。游戏选择了与当时的王道作品所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线,不仅采用了女性主人公,还设计了一个科幻与西方奇幻风格相融合的独特世界观。另一方面因为起用了对应 FM 音源的音效和 3D 地牢内的全屏高速动画处理,本作将硬件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在当时深受玩家的追捧。
Mega Drive(1988 年):16 Bit 所带来的冲击
为了实现机身上所标注的「16 Bit」的宣传语,Mega Drive(简称 MD)搭载了一款性能极强的 CPU,并采用了和当时的街机框体极为相似的 MC 68000+FM 音源的构架。这使得 MD 非常适合用来移植自家街机平台的游戏,所以才涌现出了如此大量的动作和射击游戏,并且以往一直被视为弱项的 RPG 游戏阵容也得到了补强。除此之外,第三方厂商开始大量入驻世嘉平台也是从本世代开始,特别是部分曾经的 PC 游戏厂商所带来的新鲜作品博得了不少玩家的关注。
另一方面在海外,因为《刺猬索尼克》的现象级热潮,让 MD 取得了比竞争对手更好的销售成绩。既有更强大的硬件配置,又坐拥能够完美发挥出硬件性能的优秀作品,使得 MD 最终在日本国内售出了超过 350 万台,欧美地区售出了超过 2500 万台。并且在发售 7 年后,仍然有可运行的作品不断推出,可以说是世嘉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家用游戏硬件。
趁着「多媒体」一词火遍全球的契机,世嘉陆续推出了多个 MD 的可拆卸扩展外设。除了街机摇杆这样的控制设备外,还包括了通信设备、CD 光驱等各种各样的外设。当时世嘉以「不管怎样先加上去看看」的精神制造出的这一系列周边设备,没想到确实成为了未来主流娱乐方式的先声,当时甚至还推出了像 Mega Jet(译注:世嘉与日本航空共同开发的专供飞机内使用的一体式 MD)这样的变种机器。
在数不胜数的众多 MD 周边外设中,最为奇特的莫过于 Super 32X 了。从性能上来说,这是一款和世嘉土星一样搭载了两枚名为 SH-2 的 32 Bit 级 CPU 的性能增强设备。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款外设是在世嘉土星发售后的第 11 天,也就是 1994 年 12 月 3 日才正式推出。虽然凭借它的算力可以流畅运行体感游戏或类似《VR 战士》这样采用了 3D 多边形技术的移植游戏,但却始终活在土星的阴影之下,最终只有 13 款日本国内的作品提供了对该硬件的支持。
MD 上的经典作品
「索尼克」系列的首部作品,本作在海外引起了现象级的热潮,助世嘉打响了名号。虽然游戏的操作非常简单易懂,玩家只需要操控左右两个方向键来进行冲刺,同时按下 A~C 键来进行跳跃或在跳跃途中释放突刺攻击即可,但是如过山车般 360 度回旋的关卡设计让角色的冲刺以及跳跃拥有了肉眼都无法跟上的超快速度和十足动感。另一方面,游戏的设计上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只要玩家多多收集关卡中的金环,就可以抵消触碰到敌人所造成的失误。
游戏采用了卡通动画般的鲜艳配色,并且通过光与暗的区别构筑出了巧妙的关卡,将每个区域中的视觉元素都华丽地表现了出来。BGM 则是由来自 Dreams Come True 的中村正人先生负责创作,每首曲子都非常抓耳。
世嘉旗下经典 RPG 「光明」系列的首部作品,是一款以第一视角探索奇幻地牢的回合制 RPG 游戏。除了绘画美术上的高超技法外,本作还利用顺滑的卷轴设计实现了灵活的角色移动。本作最值得称道的一点,莫过于运用上下左右的四个方向键来直接输入不同指令的操作。除此之外,本作不仅在等级和属性等游戏平衡方面设计得非常精妙,在擅长魔法的精灵马琳和矮人比尔博加入队伍后,还带来了不少颇具冲击力的战斗演出场面。
游戏的制作是由曾参与过《勇者斗恶龙 3 传说的开始》的内藤宽先生负责,人设则是由玉木孝美执笔。顺便一提,该系列后续作品的一大特征就是会经常改变游戏类型,比如续作就转变为了 SRPG 游戏。
《怒之铁拳 2》(1993 年)
家用机平台原创的横版动作游戏「怒之铁拳」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故事发生在前作的一年之后,阿克塞尔、布里兹、萨米和马库斯四人为了救出被邪恶犯罪组织所绑架的同伴亚当,将要经历一场全新的战斗。受到格斗游戏的影响,本作中玩家可以通过按键组合来释放特殊技能,并且能够通过消耗生命来使用强力的必杀技,甚至可以手动取消打击技,连招的快感以及走位的策略性比起前作来说增强了不少。与此同时,玩家依然可以进行双人游玩,并且能互相展开切磋。为此,本作的容量扩充为了前作的 4 倍,不仅增大了人物的尺寸,还新增了一名可操控角色。
和前作一样,本作依然请到了古代佑三先生来为游戏创作 BGM,他通过内置 FM 音源和 PCM 的共用创作出了有着独特效果的 Lo-Fi 夜店风音乐。而这种极具辨识度和特色的效果音后来也成为了本作的一大卖点。
SEGA Saturn(1994 年):CD-ROM 与 3D 多边形掀起的革命
在各大硬件厂商纷纷推出搭载 CD-ROM 光驱的硬件产品,次时代主机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SEGA Saturn(世嘉土星,也可简称为 SS)突然横空出世。这台主机在开发之初,其实是基于以展现 2D 画面为主的街机系统主板来进行设计的,但后来为了表现渐渐成为业界主流的 3DCG 画面,才选择额外追加相关功能。等到世嘉土星正式发售时,其配置可以说是相当豪华,不仅搭载了 2 枚 SH2 主芯片,还额外配备了多个次级 CPU。但也正因如此,世嘉土星的首发价格甚至高出了 MD 一倍有余,最终定在了 448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3000 元)。
尽管有着如此高昂的定价,世嘉土星凭借着在街机平台大热的《VR 战士》、《梦游美国》等移植作品,在本体正式发售约半年后,便在日本国内售出了 100 万台,这也是世嘉硬件在历史上的最强首发表现。另一方面,世嘉还对第三方厂商抱以非常积极的态度,使得最终有超过 100 家的厂商选择了加入世嘉土星阵营。受此影响,许多曾经在竞争对手的硬件上有着很高人气的系列最新作都选择了在世嘉土星上发行,并且由于世嘉特殊的分级策略,一些带有成人要素的作品也可以登陆土星平台。《樱花大战》、《创造球会》等在后来有着极高人气的系列也都是在这台话题性满满的主机上应运而生的。
在世嘉土星主机的背面的扩展插槽中插入专用的卡带,即可播放 VCD 和 Photo CD。因此世嘉和各个合作厂商都联手推出过特别机型,比如和 JVC 合作推出的 V Saturn,以及和日立合作推出的 Hi Saturn。除了这些合作机型外,世嘉还曾经推出过体积更小,且拥有车载导航功能的「Game&Car Navi(Car Navigation System 的缩略名)Hi Saturn」等变种型号。
在后期为了降低成本推出的重新设计了 CPU 等内部构架的世嘉土星后期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嘉土星·白)正式发售后,其他配色版本的主机也相继登场,当时出于收藏想法进行购买的粉丝也不在少数。
为了跟上街机移植作品在质量上的进化,该时期世嘉还推出了大量的特殊输入设备。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使用垂直式街机框体部件来设计的超大型摇杆「VR 摇杆 Pro」。并且除了手柄部件和街机摇杆之外,像「双人摇杆」这样为特定游戏作品所专门设计的控制设备世嘉也有所涉猎。在这些设备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为了《梦精灵》所专门开发的多功能手柄,这款手柄在左上角专门设置了一个模拟按键,并采用了外形更加圆润,数据线可拆卸的设计,这一理念后来也被继承到了 DC 的手柄中。
为《梦精灵》所专门开发的多功能手柄
世嘉土星上的经典作品
《VR战士 2》(1995 年)
给全世界带来巨大冲击的 3D 对战格斗游戏《VR战士 2》的移植作品。负责进行移植的世嘉第二 AM 开发部将街机版中大量的多边形和材质贴图原汁原味地带到了土星平台上,使得游戏的动作表现非常逼真。因为带来了不逊于原版的操作体验,所以抱着「能在家中游玩大热的作品!并且可以为街机厅的实战进行练习!」这样想法的玩家们蜂拥而至,助力本作成为了世嘉家用游戏史上首个销量突破 100 万套的作品,对于土星本体的销量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
除了极高的还原度外,本作还加入了可选择复数角色进行组队战,以及欣赏两个电脑角色互相对战的观赏模式等家用机平台独占要素。作为 3D 对战格斗游戏中人气居高不下的作品,后来的许多同类作品都从中汲取了不少经验。
《铁甲飞龙 2:ZWEI》(1995 年)
骑着巨龙翱翔于天际的经典 3D 弹幕射击游戏「铁甲飞龙」系列的第二作。与前作相比,本作的可操作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并且实装了关卡的分歧系统,游戏中的关卡配置将会根据玩家的选择进行改变。游戏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难度会根据游玩内容进行自动调节,可玩性有了大幅提升。
本作的故事发生在比前作更早的时代,此时人类正在来自旧文明所创造出的生物兵器「攻性生物」的威胁下艰难求生。突然有一天,传说中的巨龙突然出现,和人类一起开始向攻性生物发起挑战,并一步步成长。值得一提的是,系列的第三作《AZEL 铁甲飞龙:RPG》已经变成了其他类型的游戏。
集结了负责原作的广井王子、负责脚本的あかほりさとる、负责人设的藤岛康介、负责音乐的田中公平等一流创作者,所打造出的浪漫冒险游戏。玩家将扮演刚刚就任秘密部队「帝国华击团·花组」队长的主人公大神一郎,率领 6 位性格各异的队员,驾驶灵子甲胄·光武,直面扰乱帝国和平的黑之巢会。
游戏被分为与队员进行沟通交流的冒险环节和进行战斗的策略环节。在冒险环节的对话中,本作设计了名为 LIPS 的限时选择系统,甚至连等待时间结束也成为了一种选项。本作的开头曲《檄!帝国華撃団》至今依旧广受人们的喜爱。
完全配得上「如那些名留青史的电影作品一样,本作也将会是一款名留青史的 RPG」这一宣传语的传奇作品。游戏的故事从少年主人公贾斯汀前往正在发掘的遗迹进行探险时,偶遇迷之女性丽蒂起开始逐渐展开,讲述了少年拯救世界于危机之中的王道剧情。其高自由度的角色培养系统、生动形象的 3D 地图,以及精雕细琢的演出都能让玩家感受到这是一款以世嘉土星平台上的最强 RPG 为目标制作出来的作品。
对于以传统街机移植作品和动作游戏为主的世嘉平台来说,从 MD 时期就一直致力开发原创 RPG 作品的 Game Arts,也一直在世嘉粉丝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Dreamcast(1998 年):世嘉主机最后的血脉
以「传播(Broadcast)梦想(Dream)」为目标,并以此命名的世嘉 Dreamcast(简称 DC)首次实现了家用主机的联网功能。世嘉通过率先给游戏主机配置调制解调器,让 DC 只需要连接电话缆线,即可实时连接互联网,这也是 DC 推出时的最大优势。除此之外,每秒可呈现 300 万个多边形的超强性能和约 1 GB 容量左右的 GD-ROM 也是 DC 非常重要的卖点。在可拓展性方面,DC 拥有着自带扩展插槽的手柄等一系列设计,而在开发者侧,DC 也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开发库,让对应游戏的开发变得更加简单。
在 DC 正式发售前,世嘉通过报纸和电视广告进行的铺天盖地版的宣传至今依然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当时的负责人汤川英一先生所亲自参演的那一版电视广告,连一般民众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然而在看似一片光明的表象背后,DC 却因为主机生产和出货的延迟,首发便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再加上当时的一些其他原因,整个世嘉的经营都陷入了危机。所以在 DC 正式发售约 3 年后的 2001 年 3 月,世嘉被迫宣布中止 DC 的生产,并正式退出家用主机硬件市场。
在 DC 的各种周边外设中,独立性最强的当属 Visual Memory。将其插入手柄的扩展插槽后,不仅可以进行游戏数据的存储,还能利用其搭载的液晶显示屏,充当图形浏览插件。除此之外,Visual Memory 甚至可以作为单独的终端设备来进行使用。因为 Visual Memory 互相之间可以进行情报和数据的传输,所以用户能够以此实现软件的下载,以此游玩迷你游戏。该设备先后推出过多款不同配色的版本和收录了各种迷你游戏的收藏套装,让许多想要收藏的玩家爱不释手。
Dreamcast Visual Memory
不仅仅是手柄上拥有扩展插槽,DC 主机本身也支持多种设备的连接,因此世嘉后来又陆续推出了多款扩展设备。比如麦克风、提供震动功能的组件、可视电话,以及受当时普及开来的互联网的影响所衍生出的一系列设备。其中最常用的,莫过于连接互联网时经常用到的宽带转接器。在同一个端口下,玩家还可以选择连接「 Dreamcast·卡拉OK」来享受名为「世嘉卡拉OK」的网络 K 歌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 DC 本体中的调制解调器是可拆卸式的,所以世嘉甚至还推出了用来安装该设备的周边配件。
在 DC 发售时,其本身的性能已经不逊于当时的街机框体了,所以《VR战士 3:组队战》等一系列作品都已经实现了硬件首发即同步登陆 。并且当时的街机框体 NAOMI 的开发其实是以 DC 为基础并行开展的,因此在 NAOMI 推出后,家用游戏和街机游戏之间的联动也变得更加简单。在此基础之上,世嘉又进一步推出了数款能在家里享受到街机操作感的输入设备和衍生配件,其他第三方厂商也相继推出过为音乐游戏所量身打造的外设。
DC 上的经典作品
《VR战士 3:组队战》(1998 年)
世嘉在当时最新的街机框体 MODEL 3 上制作的 3D 对战格斗游戏的移植版本,也是 DC 的首发护航游戏之一。《VR战士 3》是系列首次加入「ESC 按键(通过轴向运动来进行闪避)」,并在对战场景中导入高低差概念的作品。官方在进行过平衡性调整后,在本作中加入了 3 对 3 的组队对抗模式,所以本作才被命名为《VR战士 3:组队战》。
本作中玩家可操控的角色包含 2 代的 10 名角色,加上全新追加的力士鹰岚和使用合气柔术的梅小路葵在内,共 12 人。并且作为 DC 平台的独占要素,本作还附加了练习模式,以及能够回看各种影像的故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首发版本中还以《Project Berkley》的名义收录了《莎木 一章横须贺》的相关情报,这在当时也受到了玩家们的高度关注。
《索尼克大冒险》(1998 年)
随着 DC 的问世,「索尼克」系列也揭开了 3D 时代的序幕,本作便是 3D 索尼克的开山之作。游戏在 3D 背景中构建出了各种各样以 360°回旋为标志的奇特关卡,配合上爽快的高速移动、3D 的动作体验、颇具特色的运镜和剧情演出,让整个游戏显得十分具有魄力。
以索尼克为首,本作中共有 6 名可操作角色,游戏也将以它们各自的视角去探寻迷之生命体卡奥斯和卡奥斯翡翠的秘密。本作所采用的较为严肃的故事基调、以摇滚乐为主的英语人声歌曲、更加活泼的角色形象等要素都为后来「索尼克」系列作品竖立了标杆。
《莎木 一章横须贺》(1999 年)
由世嘉的传奇开发者铃木裕先生主导开发,在当时的游戏业界前无古人地投资了 70 亿日元进行开发的史诗巨作(目前仍未完结)。剧情讲述的是青年芭月凉一路追逐在横须贺道场杀害自己父亲,并夺走了一面神秘镜子的迷之男子的冒险故事。
游戏通过全 3D 的画面构建出了 80 年代横须贺鱼龙混杂的街景,并加入了实时变化的时间和天气系统。除此之外,制作组还采用了动作捕捉技术和全语音配音,连拥有自己独立时间轴和对应行动的人物都多达 200 人以上,整个世界显得非常真实。玩家不仅可以在游戏内的街机厅里玩到《太空哈利》和《Out Run》这样的经典作品,还能在游戏中找到藏在各个角落里的世嘉彩蛋。正如同官方自己所宣传的游戏类型 —— 「FREE」一样,本作确实带来了压倒性的游戏内容量和细节,并对后来的开放世界游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梦幻之星 Online》(2000 年)
作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款搭载通信调制解调器的家用主机,DC 对于在线游戏的普及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而由世嘉的中裕司先生所率领的核心开发团队打造出的《梦幻之星 Online》就是推广该功能的扛旗之作。
玩家可以通过联网组成最多四人的小队,前往已经变异的无人星球拉古奥尔进行探索。在游戏中,玩家无需使用键盘也能和其他的队友进行沟通,并且制作组还充分照顾到了初次接触在线 RPG 的玩家,设计了不少人性化的功能。得益于此,本作后来收获了大量的核心粉丝,游戏也陆续推出了多个追加任务,并在半年后发售了改良版《Ver.2》。以本作为契机配置宽带连接的玩家在当时也不在少数。
《生化危机 代号:维罗妮卡》(2000 年)
超级大热的生存恐怖游戏「生化危机」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也是 DC 上的独占新作。本作以海上的孤岛为舞台,讲述了克里斯和克莱尔兄妹粉碎安布雷拉公司阴谋的故事。游戏进化为了全 3D 的画面,整体质量十分出众,能够在 Visual Memory 确认角色的属性和情报也令当时的玩家眼前一亮。